LG杯决赛丁浩夺冠 中国首位00后围棋世界冠军诞生******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中国围棋协会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1日,第27届LG杯世界棋王赛决赛第二局在北京继续进行,丁浩执黑鏖战320手,半目击败杨鼎新,三番胜负2比0提前胜出,第一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丁浩也成为中国围棋界第一位零零后世界冠军得主。
会师本届LG杯决赛的杨鼎新和丁浩,在最新中国棋手等级分排行榜上分居第三、第五位,他们之间的较量也是中国围棋巅峰水平的展示。
决赛第一局,丁浩执白获胜,将杨鼎新逼入绝境。第二局杨鼎新执白背水一战,力求反击。但最终杨鼎新未能抓住逆转良机,丁浩半目险胜,2比0赢得决赛胜利,实现世界冠军梦想。
本届之前的26届LG杯,中国和韩国棋手各12次问鼎,日本棋手2次夺魁。本届丁浩为中国棋手第13次夺得LG杯,再次超越韩国。零零后的丁浩也成为第23位拿到男子个人世界冠军的中国棋手。
“追根溯源”:研究揭示植物水杨酸信号和合成通路的起源进化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团队揭示了绿色植物中水杨酸信号和合成通路的起源进化过程,以及陆地化过程中水杨酸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绿色植物中水杨酸信号和合成通路的起源与进化示意图
植物激素水杨酸在植物应对陆地多种多样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植物中水杨酸合成和信号中关键蛋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以及水杨酸是否普遍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及其在陆地化过程中的作用仍有很多未知。
该团队于2017年解析了水稻根中水杨酸合成的路径,并阐明了水杨酸调控根系发育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系统地揭示了绿色植物中水杨酸合成和信号通路的起源与进化过程,同时发现基于花序分生组织异常基因(AIM1)的β氧化通路作为古老的水杨酸合成通路参与绿藻中水杨酸的合成。此外,该研究发现绿色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水杨酸对于绿色植物登陆后适应复杂的陆地土壤和高光强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该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水杨酸在植物与土壤互作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及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学术支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徐磊
记者
宋雅娟 谢芸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