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时代宏伟蓝图 开发重大文旅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掀起学习热潮,引导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新机遇,奋进新征程,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
近年来,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集团正在全速推进防城港白沙湾·国际自然医学度假区、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区、桂平大藤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冠岭与涠洲岛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同时,整合优化全区文旅康养资源,升级改造桂林猫儿山、三江程阳八寨、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带等重点文旅项目,优化全区房车露营地布局,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宜居康寿”广西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将全面打造医疗产业、养老服务、健康管理、自然医学、医工商业等大健康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南宁明安医院,不断提升贵港东晖医院和百色平果铝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筹建广西国际健康管理中心。以中医药、壮瑶医药为基础,加大对大健康产品服务的开发。积极与中国光大养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医、康、养、健、智、学六位一体的健康旅游产业链,全力推动“宜居康寿”广西建设。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打造文旅康养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已完成桂林猫儿山、阳朔河畔(山畔)酒店、大新德天老木棉、靖西通灵大峡谷、桂平西山泉等多个优质文旅项目的投资并购,下一步将持续整合全区文旅康养资源。同时,打造完善“一键游广西”项目,与携程、腾讯等紧密合作,完善“一云一池三平台”功能,不断整合“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充分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元宇宙文旅生态体系,助推广西打造智慧旅游产业链,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努力将集团打造成为“康养引领者、文旅新标杆”,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积极贡献。
(容贤标 作者系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刚刚,工信部公布十三个重点任务!涉大飞机、6G等******
中新网1月11日电 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工作,强调2023年要抓好十三个方面重点任务,涉及大宗消费、大飞机、6G技术研发、重点医疗物资保供等。
一、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稳住重点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稳增长工作方案。鼓励工业大省主动挑大梁,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取得新突破。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深化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扩大适老化家居产品和生活用品供给。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深化产融合作,充分发挥投资基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投入。保持烟草行业平稳增长。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快建设“数字工信”平台。
二、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
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取得一批成果。强化统筹协调、督导落实,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共同推动规划实施。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做好地方规划与国家规划的有效衔接,积极承担重点任务。
三、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健全“揭榜挂帅”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产业生态。
四、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重点发展一批市场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加快新型元器件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石化、船舶、航空等重点行业工业软件,推广应用一批先进绿色基础制造工艺。继续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做优做强部重点实验室。
五、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加快大飞机产业化发展,推动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坚持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两端发力,加快高端医疗装备、农机装备、深远海装备、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等高端专用装备发展。
六、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置换政策。优化布局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项目,提高钢铁等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出台促进装备数字化政策措施,发展服务型制造。全面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用市场化办法促进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做强做大和配套产业发展。提高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
八、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
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启动“宽带边疆”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完善电信业务市场发展政策,强化APP全流程、全链条治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用户权益保护。增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九、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完善工作体系,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认真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狠抓惠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起益企”、服务月等服务品牌。健全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赋智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融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
十、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巩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十一、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加大优势学科建设力度,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十二、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协同,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强化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标准布局。做好无线电频谱资源统筹规划,提升无线电治理能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办好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等重点活动。加强部际协调和部省合作,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支持部属单位聚焦主业、紧贴行业,提高核心能力,加强智库建设,服务行业发展。
十三、全力以赴做好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
千方百计稳产增产,坚持每日调度,确保春节期间生产不断、供应不断。加强供需对接,协调推动医疗物资精准投放。(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乐发快3地图 |